“语”见收获 “研”续成长
——禄口湖秦路幼儿园语言研修组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4/11/23 8:36:16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72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整体语言教学水平,我园于2024年11月21日上午开展了语言组第二次活动,活动中以《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两本书为指导,进行文学形式中的诗歌形式特征经验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首先,林婷老师就诗歌形式特征经验进行了讲座分享。带领老师们了解了诗歌的含义,通过举例的形式分析了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帮助教师梳理了核心经验内涵,优化诗歌教学策略。
接下来叶慧娴老师展开了诗歌《彩色的梦》的教学活动,该诗歌篇幅短小、句式工整,看似简单的表达背后蕴含着无限的想象空间,适合小班幼儿欣赏。活动中叶老师通过意境的营造、有趣的教具、多形式的诵读与欣赏策略,带着孩子们一起展开了想象,孩子们说:“口红爱做梦,梦是红红的。白云爱做梦,梦是白白的......”
为提高幼儿辨析性倾听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曹鑫老师带领着大二班的部分小朋友就上周图书区产生的话题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辩论比赛。
评课研讨环节,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教师们结合结合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研讨,研讨氛围浓厚,教师们提出,结合诗歌内容,以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需要调整幼儿的活动座位编排,采用地垫和围坐的方式进行,同时注重导入环节和背景“梦”氛围营造。
本次语言教研活动,教师们收获颇多:如诗歌教学的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关注年龄段的核心经验等等。我们鼓励教师们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多种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